close

20111002-2  


幫助孩子處理糾紛之教戰守則

 

當他們所煩惱的原因為「拿人家的東西」或「自己的物品被拿」要先瞭解來龍去脈


產生糾紛時該如何保護自己權益

1. 帶到學校的東西要寫上名字

2. 因為孩子帶的東西是爸媽工作賺來的錢買給他的,如果要跟朋友們交換的話必須告訴爸媽,這點平常就要講給孩子聽讓他明白

3. 親子之間要先溝通好關於炫耀自己的物品這種行為妥不妥當

 

如果是自家小孩拿了人家的東西則該如何處理

   1. 要一起去向對方道歉,並且讓孩子見到並學習家長道歉的態度

   2. 孩子為此事而煩惱的案例不在少數,要仔細地聽他說明

   3. 不可過份責備而完全否定他的人格或讓他無地自容

   4. 身為父母也必須自我檢討反省,要知道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發生的事其中之一,親子之間要好好溝通協調

 

       孩子們之間常產生的糾紛,不外乎為「拿了人家的東西」、「東西被拿走」、「東西不見了」這幾種情形。以家長們介入處理的方式來看,很有可能不知會拖到何時才能解決。這下來想看看該如何應付這種情況吧。

 

       「雖然當時有點猶豫,但還好當時身為家長有介入處理」。一位住在廣島縣的女士(44),回憶起了她的大兒子(8)還在念幼稚園時所發生的事。孩子的朋友說「借我看一下」就把動漫卡片拿給了人家,之後就再也沒有拿來還他。因為想到這件事最好不要拖太久,而立刻打電話給對方家長,拜託對方明天帶來幼稚園。

 

       但是隔天那個小朋友對大兒子說「我忘了」,於是下課後跟對方一起回家拿,但卻只有歸還一部份,大兒子露出一副難以接受的表情。這位媽媽在一度煩惱該怎麼辦後,最後去了一趟人家家裡拜託對方可否把所有的卡片拿出來給她看。對方家長則是斥責著孩子說「全部拿出來給人家看,不歸還的話就是小偷喔!」之後,對方則是哭著道歉,然後將卡片歸還。而她的大兒子也說了「謝謝你願意說出誠實話」,之後又跟對方玩在一塊。

 

     這位媽媽說「我不想讓孩子們認為說只要找藉口逃避的話,就連大人也可以欺騙。還好對方家長很好溝通,的確幫了很大的忙」。

 

       如果不知道是誰拿走東西的情況下,身為家長該如何處理是個難題。一位住在神奈川縣的女士

(43)說「根本不清楚到底是被拿走了還是被藏起來了,直到現在還是有種不愉快的感覺」。

 

       有天早上就讀小學四年級的大女兒(10)發現上體育課用的紅白帽不見了而哭出來。「雖然想過可能是被藏起來了,但她本人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只好一起在家裡和去學校找看看」。最後還是沒找著,於是買了一頂新的帽子。因為大女兒不想把事情鬧大,而沒有跟學校提起這件事。結果隔天那頂消失的帽子居然回到了個人置物櫃。

 

       其實在這之前也曾經發生書法用具組消失不見的情形,幾天後朋友對她說「我知道放在哪裡」然後去查看了一下,原來是放到了其他朋友的置物櫃內。

 

       這位女士說「我女兒不是那種會將學校發生的事主動積極跟人家說的孩子,所以我有點擔心。以前就一直跟她說過『有問題的話隨時可以跟媽媽或老師講』」。從帽子遺失這件事後過沒多久一起和女兒泡澡時,女兒就跟她透露並哭訴說正為沒有朋友跟她一起玩跳繩而煩惱著。

 

       相反地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拿了人家的東西,這時候家長該怎麼辦呢?

 

       在東京都內擔任安親班指導員約30年的高橋芳江,現在是西東京市立雲雀之丘兒童中心的負責人,她說「不要一開始就破口大罵,先聽孩子怎麼說」。高橋表示「聽了拿人家東西的孩子解釋之後,知道他們對於朋友或手足、甚至是親子之間都有著人際關係的煩惱,但他們的想法並不被接受,我感覺到像這樣的案例並不在少數」。在聽孩子說完後,要讓他知道他所做的事是不對的,然後再一起去把東西還給人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ひろま 的頭像
    ひろま

    神是愛

    ひろ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