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騎兵軍團營養來源的保存食品「鮑魚煮貝」
信玄引進伊豆半島領土之特產
被稱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他所喜愛的料理,就是這道用醬油煮鮑魚的「煮貝」。傳說信玄特別注意到鮑魚的營養價值,將這個煮貝當作是戰場上用的保存食品。因此它是那個高舉著風林火山的軍旗,被評價為戰國時代最強的武田騎兵軍團獲取營養的來源。
沒有與海洋相鄰、位於內陸地區的甲斐國(現在的山梨縣)和鮑魚,乍看之下兩者並沒有任何關連吧。當時的武田家除了甲斐國以外,在伊豆半島還擁有一塊僅幾平方公里的領土。他們利用這塊小領土來養殖鮑魚。將捕撈上岸的鮑魚用醬油燉煮過後,再運送到居住城堡之地的甲斐國。而一旦要上戰場之時,武將們將飯糰和鮑魚煮貝做為隨身攜帶的糧食前往戰地。
以上是甲州名產「煮貝」的起源其中一個說法,關於這個說法並沒有留下任何記錄,頂多是傳承下來的故事之一。雖然可能是多年後所編造出來的故事,但從和武田家有深厚關係的勝沼氏一族的遺跡當中曾經挖掘到鮑魚的貝殼。也就是說這其實可以證明在戰國時代,駿河灣所捕獲的鮑魚被送到甲斐國並被食用一事。
我們再介紹另一個關於煮貝的起源的說法,那是根據在天正12年(1584年)創立的鮮魚店「MINAATAE」口耳相傳的說法,第六代老闆為了讓甲州的人民品嚐到生鮑魚的滋味,在伊豆的漁家們和加工技術上費盡苦心,因此完成了煮貝的製作方式。
當時是用馬匹來搬運鮑魚之類的海產物品。將伊豆捕獲的鮑魚裝入醬油桶裡,放在馬的背上來運送。鮑魚在馬背上被搖晃著,另外還被馬的體溫給溫熱的關係,等到達甲府的時候醬油的味道已經充分滲透到鮑魚裡面了。這道完成的料理的味道相當出色,因此煮貝成了山地國家甲府的名產。
來看看流傳至今的煮貝的製作方式吧。做這道菜要從鮑魚的事先預備開始,還帶著外殼的鮑魚用濃濃的鹽水快速燙熟後,再仔細洗乾淨。接下來把醬油、味琳、酒所調配的調味料(湯汁)用火煮5分鐘左右。等到調味料調和均勻後,再將鮑魚浸泡在湯汁裡。這樣醃漬兩三天後,鮑魚就會充分入味成了美味的煮貝。
煮貝的始祖「MINAATAE」更讓我們見識到他們所講究的製作方式。煮貝所使用的鮑魚僅用在日本近海所捕撈的野生品種,鮑魚連帶著鮑魚肝一起料理。因為講究煮貝的風味,他們堅持不會先做好然後就一直放置著。他們是接到訂單後才處理鮑魚,用從以前傳承下來以濃醬油為底的傳統湯汁來醃漬。如果是要寄送到外地,則是將剛做好的煮貝用真空包裝再寄出。品嚐新鮮鮑魚的彈力和海潮的香味是最大的享受。
煮貝的食用方式和料理方法一樣地簡單,只要切成薄片即可。如果講究外觀的話,可以擺放在細碎的冰塊上,讓它適度冷卻後再食用即可。若稍微想改變一下食用方式時,可以放在沙拉上或是用在散壽司的材料上,另外也可當做是茶泡飯的配料。利用醃漬煮貝的湯汁來做蒸飯,再把切片的煮貝放在飯上也是一種食用方式。不管用那種方法都可當作是有著高級享受的菜餚或下酒菜。
鮑魚具有消除身體疲勞的療效
據說鮑魚是因為武田信玄注意它的藥效而採用為戰鬥時的糧食,而實際上它到底有怎樣的藥效呢?
鮑魚的營養價值含有膠質、銅、硒等成分。膠質在健康食品當中是眾所皆知的,具有防止老化和美化肌膚的效果,對眼睛疲勞和皮膚乾燥也有幫助。另一方面,銅具有可期待改善貧血和免疫力的成分。大家不是很熟悉的硒,則是對生物發育與生殖能力不可或缺,含有礦物質的必要元素之一。它也有提升免疫力以及防止老化的效果。
也就是說食用鮑魚可期待具有防止生病及抗老化的作用,而武田信玄將其採用為戰鬥食品的傳說,也是在調查過鮑魚的藥效後才讓大家可接受吧。
另外從古流傳至今的中國醫學裡,也知道鮑魚曾經被當成藥物來使用。有個叫做「石決明」的藥品,是用耳貝、福床伏、蝦夷鮑等等的貝殼加工製成。它在改善肝功能和提升眼睛的機能上有相當好的效果而被使用。現在雖然鮑魚的貝殼不再拿來當作藥物,但在醫學面來看也可說是要重視鮑魚的存在感。
鮑魚一方面是藥物,另一方面也是戰國武將的活力來源而在歷史上登場。日本發明的高級佳餚變身成山珍美味的煮貝,似乎也可說是裝飾在歷史上其中一頁的鄉土美食。